你有多久沒有抱抱孩子了呢?是不是當孩子越大,就越無法自然的抱抱親親了呢?
如果是,那就利用除夕夜的這一晚,發放壓歲錢的時刻,跟孩子抱抱親親吧!
跟孩子保有親密的互動,其實不是因為這一年間,我們可能因為學習、家事、孩子的規矩、生活習慣,或行為態度,對孩子有過嚴厲的要求或責備。而是因為「愛」,與隨之而來永被接納的情感,是孩子面對他未來人生的基石。
未來是什麼世界?
大家都知道AI興盛,很多記憶型、重複操作型的工作,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。人工智慧都可以在短時間內背下大量棋譜,甚至深度學習,進而擊潰棋王李世乭和柯潔,人類可以戰勝AI的,真的只剩AI做不到的愛跟創意了。
創意,是新課綱小心引發、呵護,甚至要求學校教育要花心思培植的一項能力。而愛,更是人與機器人不同的關鍵。
在李開復的「AI新世界」裡提到,未來的高齡社會裡,有一項職業非常重要,就是關懷醫護師。AI可以看病跟判讀病例,因為只要有海量資料輸入就做得到。
但是,人跟人之間的互動、情感的支持與安慰,來自於愛的付出與用心,那是AI做不到的。具備這樣能力的職業,才不會被取代。有這種特質的人,行走未來機器人的世界,才能穩穩立於不敗之地。
何況,在新課綱的三大面向「自發、互動、共好」,其中與人的關係與連結,佔了兩個(互動、共好)。由此可見,現在的教育,已經不是塞滿孩子知識;而是讓孩子會表達、能分享、願合作,讓他有與人互動,並尋求支持的能力。
家庭,是孩子「人際關係」的起點。學習愛的能力,爸媽或家長,更是孩子的啟蒙。在愛裡長大的孩子,才能夠給予與付出,愛的能量。
抱一抱孩子,告訴他要結束的一年,他的成長與進步,你都看見了;也親一親孩子,告訴他未來新的一年,你也期待可以和他一起努力,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,你永遠是他最安心的後盾。
討論新課綱素養的文章已太多,但所有教育政策的核心,都是希望孩子能自愛、能愛人。而爸媽給予孩子的愛,是教育改革能成功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