講到「自控力」,是不是覺得只有奧運金牌那種奮戰不懈的人才配稱得上?
其實很多人都對自控力有點誤解,
覺得那很遙遠、很辛苦,
要很能吃苦耐勞、要很忍耐,才叫「有自控力」。
其實自控力並不是終點,不是拿到金牌或年級第一,才有自控力。
它更應該是個「沿路的過程」,是很多次小小的「自我約束」、「自我期許」、「自我提醒」…等等串接起來的「整套歷程」。
不是獲得了什麼獎賞或成,所以歸納結論是有自控力;
反而要顛倒來看,
是因為每天每天做了一點點什麼,包括怎麼幫自己打氣、怎麼幫自己恢復,
那些累積起來的全部,
是建構了自控力的系統,所以帶我們得到了獎賞與成就。
所以,
要常在「小事」上讓孩子自我認為「我有自控力」,
包括讓孩子做決定、讓孩子規劃目標、讓孩子安排時間….
然後不停的告訴他
⭐️「你是個可以做決定並堅持的人」、
⭐️「你是個可以為自己規劃時間,可以自我控制的人」、
⭐️「你是個可以找到短期目標,能為自己做決定的人」…..
讓孩子的成長/學習沿路過程,慢慢累積對自己的相信;
相信自己,「我具備自控力」。
#教出自控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