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師,我該怎麼讓孩子學會做計畫?

今天上了OT莉莉的podcast節目談談自控力,聊得超級開心,笑聲不斷,很期待這集上架後可以跟大家分享。

在一個多小時中,我和OT莉莉及Michelle談了很多事,連怎麼讓孩子「持續」寫日記這麼細節的事,都可以來交換彼此經驗。

我們聊了很多,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,是她們問我怎麼讓孩子學會做計畫?以及問我第一次是怎麼啟動這件事的?

我解釋著,不要把「做計畫」想成是龐大的計畫生成,然後還分步驟方法進度考核…..。NONONO,這孩子做不到,爸媽也會很快放棄教孩子這件事。

反而應該要落實在生活裡的小事中,最簡單最簡單的應該是「某一件預定要做的事,你打算在什麼時間、用什麼方式、找什麼資源、預備花多少力去處理;然後,預期效益可能是什麼?」,這就是「做計畫」的底層邏輯。

比如說,我們家雙果每週都要洗廁所,一人一間。在她們還很小的時候,我就只會問:「打算在週六或週日的哪個時段做完它?」

接下來她們會要求工具(比如說刷把的泡棉用完了,提醒媽媽該買了),我也會在她們很快洗完廁所後,(象徵性)的問一下「洗這麼快有洗乾淨嗎?」

從小事累積成功經驗,以及從處理的過程中,開始形成概念「多少時間可以做完多少事」、「我預排的時間足夠嗎?」、「有多少資源可以協助我完成這個任務」…..

這些一整套一系列,可深可廣的體驗,都是未來「孩子會做計畫」的基礎與養分。

總之,把生活小事做好,有邏輯有想法,也問問孩子他預備的步驟是什麼,讓親子間有很多對話是必須的。

當然,爸媽也可以跟孩子分享我們的計畫。

比如說,我家雙果會關心我的「出書計畫」,我也會跟她們「從終點倒推規劃」,七月底出版、最慢得五月初完稿,那我前面什麼時間寫作、什麼時間讀資料、什麼時間找素材….然後不要忘了,還要預留軟爛寫不出來的時刻…🤣

計畫裡,都要為想休息的那個自己,留一點彈性。

看著爸媽怎麼做計畫、怎麼執行計畫,孩子會是很好的督促者😅;互為陪伴,是親子間很溫馨的風景。

很快樂的一場對談,我自己也很期待節目;等到這集上架了,我再跟大家分享喔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