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來不能遠行的可樂果妹妹,
這趟出國前夕竟開心到夜不成眠,
加上清晨三點半出家門,
八點登機後立即昏睡過去,
艙門都還沒關呢!
但一下下就苦著一張臉醒來:
「媽媽,後面的人一直踢。」
我安慰她:
「是一個小妹妹,小朋友比較不受控制,她不是故意吵鬧,我們忍耐一下。」
她點點頭再度入睡,
但很快,又被動醒,
這一次的可樂果妹妹因爲太想睡快要哭了。
我摸摸她的臉跟她說:
「如果妳覺得很困擾,妳要不要跟小妹妹的家長反應一下?他們可以提醒小孩。」
她搖搖頭不太願意,希望我幫她說。
「沒有關係,妳表達看看,記得禮貌一點,媽媽在這裡。」
她解開安全帶(飛機還沒開始滑行),起身向後跪在椅墊上(增加高度),跟小朋友旁邊的爸爸說:
「不好意思,可以請你們的小孩盡量不要踢到前面的椅子嗎?」
可能是戴著口罩,加上她有點緊張,對方聽不是很清楚,回了她一句:「什麼?」
這時候可樂果妹跟我求救:「媽媽,他們不是說國語。」
我忍住笑:「他們是說國語,只是聽不清楚,妳再大聲一些說一次。」
我順勢也握起了她的手。
可樂果妹鼓起勇氣再說一次,這次人家聽清楚了,但並沒有給予太正向的回應,只有喔了一聲。
我讓可樂果妹坐好,重新扣上安全帶,安慰她:「妳說的很棒,他們會注意了。」
/
本來以爲應該沒事了,結果小朋友不踢之後,開始推拉回撞椅背上的餐盤。
我真的很能懂爸媽帶幼兒搭飛機的壓力,因爲雙果姐妹未滿兩歲,就跟著我們搭機出國(可樂果妹一歲三個月就開始江湖走跳了)。
所以我盡可能用最親切的娃娃音回頭對小妹妹說:「妹妹,我們不推餐盤好不好?等一下就要起飛了喔。」
我「出手」是因爲不能再讓可樂果妹獨自處理,她剛剛應該已經用完所有勇氣了。
但這時候,妹妹旁邊的爸爸不太開心,聲音也高了點:「她沒有踢了啊!」
「是啊小朋友不是踢,她是推撞餐盤。」這時候就不是娃娃音了,切回一般的溫和正色頻道。
還好坐爸爸另一邊的媽媽適時介入,輕聲安撫孩子;小妹妹其實很乖,很快就調整了。
飛機開始在跑道加速、起飛,可樂果妹妹終於沉沉睡去。
/
事後空檔,我跟可樂果妹討論這件事:
「妳知道嗎?那個妹妹其實已經很乖了,未滿2歲的,在飛機上哭啊、尖叫的很多。」
「有時候小baby不是故意吵鬧,是搭飛機不習慣,或不舒服不會講,只好用哭的。」我繼續補充。
「媽媽那我小時候呢?」可樂果妹問。
「妳跟姐姐搭飛機都很棒啊!妳忘記了嗎?妳們上飛機吃完科學麵就要睡覺,所以沒有機會吵鬧,哈哈哈!」
(這個「安靜搭機」可是我的獨門策略呢!)
我拉回正題:「不過媽咪覺得妳超棒的,妳今天竟然可以反應讓妳不舒服的,這真的很勇敢。」
「不過那個叔叔沒有很高興。」可樂果妹有點洩氣。
「不會呀,他可能是第一次帶小baby搭飛機,他還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種狀況啊!妳很有禮貌的表達了,這樣就很厲害了喔!」
我希望鼓舞可樂果妹,但也想教她
「努力爭取的事,或許不會很快如願,但還是可以努力試試看」。
我跟她說:
「有時候我們講一件事,對方可能不會馬上給我們滿意的答案,也可能事情不會立刻很順利;但就算這樣,我們可以努力的,還是要盡量做做看。」
看她似懂非懂的表情,我再補上一句:
「妳看,那個阿姨最後不是也說話了嗎?而且小朋友很乖,她就真的沒有再動到妳椅子了呀!」
這時候她聽懂了。
/
日常的生活是習以為常的舒適圈,孩子很少需要爲自己「爭取」什麼,也不容易遇到被拒絕或被冷淡以對的狀況。
但旅行就是打開觸角的時刻,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,「不順利」的機會自然比平日大增。
給孩子體驗跟感受各種狀況,是好事;受到一點點挫折,也無傷大雅。讓孩子知道,我們就在他旁邊,他很安全就好。
累積各種經驗,喜悅的友善的冰冷的或排拒的,擴大孩子的經驗值與舒適圈,就是旅行所能帶來,最好的禮物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