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現一本好特別的童書《不能說的禁忌》,罕見的帶入了薩提爾的觀念與練習,好看的故事引導孩子察覺「情緒如何影響行動」,這很適合教育孩子合適的進行人際互動。
暢銷作家王淑芬老師又出新作,而且採用的是「橋樑書」的規格,讓有基礎閱讀能力的孩子,就可以接受。
大一點的孩子讀起來更有掌握感,也更容易從情節中體會每一個角色在行為下,他真實的感受。
薩提爾的冰山理論近年有許多老師都在談及,也有專書,主要是偏重引導家長怎麼跟孩子互動,透過故事及對話,不只看到水平面上的冰山是什麼,更重要的是,理解水平面下,更厚實的層次,包括感受、觀點、期待、渴望和自我。
而往往,水平面下那些沒有說出口的,才是對方想被理解的部分。
🐿
愛跳舞的小狐狸初夏,跟同學白尾,因為對於遲到如何處罰一事,犯了禁忌。
族裡的禁忌是,當某狐狸被說「我討厭你」時,就大家都不能跟這位狐狸作朋友了。而這禁忌流傳已久,不能反悔也不能收回。
小狐狸初夏很後悔這樣對白尾同學說,但怎麼辦呢?說出口的討厭,是被倒掉且無法再回杯裡的水。
兩隻狐狸用了什麼方法,度過這次的危機呢?他們彼此的爸媽,與村裡的大人們,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守護他們呢?
故事的表面是化解一個古老的禁忌,但真實的意義在學習看出別人的內在感受,以避免許多誤會。這需要更細膩的觀察,也需要具備同理心;當然,前提是自我察覺,然後不斷的練習。
🐿
書看完後,我問可樂果妹妹,好看嗎?
她說好看,並說如果白尾不要去跟老師說不再讓初夏跳舞就沒事了。(她的意思是白尾太管閒事)。
我說是沒錯啦,但就是要有這樣的過程,那個「禁忌」才能被改變啊!而且最重要的,是白尾跟初夏,都學到了去觀察人真實的感受。
可樂果妹妹說對呀,就像媽媽常常會管要穿外套之類的,雖然有點囉唆,但其實是擔心我們感冒。
我哈哈大笑,說就像她都這麼大了,還常嘟著嘴嚷著要抱抱,要不然就是有時候鬧脾氣,其實就只是想撒嬌而已?她甜甜的笑了。
🐿
理解他人,很不容易。但其實可以從「先理解自己的情緒」開始,觀察自己,也學著合適的表達。
我想,這本《不能說的禁忌》,一定可以讓親子間有許多討論的話題,關於認識自己、關於理解對方、關於兩邊都坦然舒暢的溝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