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像不久前才在過農曆新年,然後一轉眼,今天卻是孩子行事曆上的「第五週」。
誰說不是時光飛逝呢?學期都過了1/4了。
還存在三次評量的學校,兩三週後就要迎來第一次月考,自家孩子的對課業負責任態度、自己做決定的勇氣、承擔跟堅持,或者最直接影響學習成效的細心、讀長文句的耐心等,上軌道了嗎?
其實應該說,孩子對過去困擾他學習的部分,已找到適合他改善的具體方法了嗎?
我一直想推廣的觀念是「鷹架」,因為孩子聽不懂「結論」,例如「你不要粗心」,就是一句結論。
孩子需要的是方法,拆解成很多步的方法,而且要「具體」、「可行」、「好操作」,最好還能即時能看到自己的進步。
每個人,都想在「自己的進步」中,或至少可預期「自己能進步」,逐步爬上一階階鷹架。
▌▌
爸爸媽媽呢?在陪伴孩子的日復一日中,還要在操心生計與工作的夾縫中,留意孩子的情緒與學習成效,在開學已經五週的此刻,上軌道了嗎?
其實爸爸媽媽也很需要被肯定用心、找方法、努力與孩子溝通、試著壓抑脾氣的那一面,但很多時候,不是教育背景的爸媽,會處於一種欲振乏力的無奈。
這就是為什麼會需要教育教養書,看看別人怎麼做,也喚起自身的一點點靈感:「我跟我的孩子,可以怎麼做?」
不怕人說我老王賣瓜,因為真的持平的說,這本十萬字的《家庭裡的素養課》,值得購入。
從課綱「形而上」的教育目標,及其實很多家長還無感的「AI未來」(雖然它很真實的存在你我孩子的眼前」、以及家長也該修練的「成長性思維」;
到很具體落實的:怎麼跟孩子講話、怎麼引導系統思考、怎麼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並堅持、怎麼寫錯誤筆記、怎麼(分科)訂正、從圖片到文字的閱讀引導、家長怎麼看待孩子的分數…..
包括上述的在內更多實際分享,家長想協助孩子的部分,在一本十萬字,三百多頁的書裡都分享了。
重點是,很多朋友、學校家長等回饋:「文字流暢,很好讀」、「接地氣,很好懂」「講得很具體,容易嘗試」
這本書也獲得飛碟電台蕭彤雯主播、唐湘龍主持人教育廣播電台秦夢群教授、金鐘獎電台主持人朱家綺老師等人盛讚,是本務實的書。
▌▌
它是不是一本教戰手冊?
其實我本來是希望我的書不要是「參考書」。但如果對於想找尋幫忙的爸媽,甚至隔代教養的爺奶,這本書若能有一些參考價值,那定位就好像不是這麼重要了。
因為它可以實際幫助人、也間接幫助孩子對世界更有感、對學習更有信心、對身邊的人更有愛,就是這本書最高的價值。
已經聽說好幾位家長會長買給校內的家長閱讀,我的長官也說自掏腰包買給有學齡孩子的幕僚閱讀,縣市家庭教育中心也購入辦講座用,一切都很感謝。
但假設還沒有人送你的話也沒關係啦,這兩天博客來會員日,你可以買來自己讀,或送你身邊的好朋友,滿千再88折,一本書不到280。
這本書它有系統性的分類五大章48篇,應該提供了夠多的線索,讓你思考與孩子的更多互動可能。
每一家的風景都不一樣,永遠不是「別人家的孩子不讓人失望」。
而是我們也營造出一份彼此更親愛相依的親子關係,孩子也願更多與你分享,學習及人生之路上,不管高山低谷,所有的點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