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張稚嫩的照片,兩年半前了。那個暑假,姊妹們分別挑了各自喜歡的行李箱,心滿意足的彷彿自己長大了!
在那之前的「化為無形的練習」,在那之後「順理成章是自己的事」,她們的行李,我再也沒有管過。
(其實更早前就放手啦,只是家裡的大行李箱還是得借她們放她們送進去的東西)
收行李,或更早之前的「收自己外出的東西」,那已經不是媽媽的事了。
▌▌▌▌▌▌▌▌▌▌
年假啟動,長長的假期,不管是返鄉還是遵守防疫規定的國內小旅行,孩子的行李(必須的衣物跟想帶的物品),怎麼處理呢?
✅誰收拾?
✅那孩子若有行李箱,誰拉誰顧誰負責?
✅如果是孩子收行李,爸媽要不要幫孩子檢查?
✅若孩子忘東忘西,重要的東西沒帶到,那該怎麼辦?
其實在以上的問題之前,卻有更多小鷹架需要帶著孩子一步步處理:
🅾️應該幾歲開始讓孩子自己收行李?
🅾️需要給專屬的行李箱嗎?幾歲給合適呢?怎麼給?
🅾️為什麼孩子需要學收行李?爸媽幫他弄好不行嗎?
🅾️好吧,就算孩子讓自己收行李好了,父母的具體策略是什麼?
《家庭裡的素養課》第五章「打包行李,是出發的第一步」,裡面有我們家的分享經驗,以及談談我認為更重要的兩點:
1️⃣「收行李」,到底跟素養的建立有什麼關係?
2️⃣「把行李收好」的背後,孩子學會了什麼樣的能力?
若要一句話總結,那就是:
「孩子該會的事,就不要再幫他做了!」
因為孩子遲早,得獨自揹行囊拉行李,一個人走向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