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一新生闖過注音關,接下來呢?

這一兩週是全國小一新生第一次經歷大考,就是首冊注音的總檢核。
 
可樂果妹已經緊張很多天了,老對我嚷嚷的說:「如果我考零鴨蛋回來怎麼辦?」我則是大笑回答她:「不會啦放心,要考零鴨蛋也不是這麼容易的。」
 
今早,照家裡慣例,大考當天出門時會得到媽媽的細心之吻跟勇氣之抱。
 
我只叮嚀了一件事:「妳已經很努力啦,今天就放鬆去寫。但要請妳的左手出來幫忙喔,眼睛跟著手指走,不要跳題。」
 
是啊,粗心是可樂果妹的罩門,有時候會漏題、有時候聲調會忘記寫。
 
但孩子還在學習起步中,她也在適應考試這件事,以及相對應的考試策略,一切才正開始呢!「避免粗心」,這個是高難度任務,需要長時間練習的呀!
 
—–
 
好了,闖完注音大考後,算是國小生活的熱身結束,接下來呢?
 
比度過注音魔王關更重要的,可分兩大方面來看:
 
🌹學習態度跟習慣
🌹閱讀力的提升與鞏固
 
檢視一下,已過的這半學期:
 
⭐️孩子能不能為自己的功課自覺性的負起責任?(包括主動完成、主動拿給父母簽聯絡簿等)
 
⭐️會不會睡前自己收好書包?拿出明日要穿的服裝?
 
⭐️會不會把自己的練習卷平整收好?(練習秩序)
 
⭐️能不能大概知道自己何時該睡、何時該起床,有基本的生活自律性嗎?
 
⭐️能不能清楚知道老師交代了什麼?意識到自己該做什麼?
 
⭐️已經學到了訂正跟複習的方法了嗎?
 
學習態度影響往後很大,而持續好習慣將是影響學習成效的關鍵。
 
注音學得如何,ㄥㄣ有沒有分得很清楚、ㄛㄡ會寫混、有沒有卷舌常判斷不出來,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事。等到看懂越來越多國字,注音與拼讀的重要性會逐漸退場,注音的學習只是一個過度而已。
 
但學習態度跟習慣,卻會跟著孩子很久,一開始就打好基礎,反覆練習並持續內化,是這時候最重要的事。
 
—–
 
⭐️第二方面:閱讀力
 
之後的學習型態,已經不會只靠老師單一講授。找關鍵字、搜尋材料、判斷識讀,成了孩子重要的能力。這些,都奠基在一開始,閱讀耐力的培養跟練習。
 
「多文本」的接觸,讓孩子不設限於某一種文類,這需要家長多方面的提供跟引導(誘騙?)
 
「看長文」的經驗,讓孩子有「讀很多字」的自信,這會對以後應答長題幹的素養題很有幫助。
 
其實也不要說是為了考試,「能看長文」本身就是一個強大的能力,是對孩子來說,也會是增長自我信心,孩子能產生自我效能感,從閱讀行為中覺得自己有能力,那是很棒的一個體驗。
 
當時水果姊在一年級下學期看完整套《神奇樹屋》(當時出到53集),其實不管她是不是囫圇吞棗只看故事發展不太管字音詞義的,一整套書就像是一座山頭,可以攻略,給了她很大的閱讀信心,也儲備了更多的能量。
 
如果不想這麼多本,很多優質套書10本以內,挑一套孩子可以接受的,陪他一小段路,鼓勵孩子攻下這山頭,然後不忘誇讚他,孩子會更相信自己「可以」,往後面對長文,自然比較不怕挑戰。
 
—–
 
習慣、態度、閱讀力,是小一新生起步的三大要務。注音魔王,算是沿途風景,慢慢的會更清楚,考好考不好都不用太焦慮。
 
考好了,肯定孩子這段時間的表現,畢竟37個「符號」要搞懂(且精熟),還要考試細心謹慎,其實也不太容易。
 
考差了,不需要抹殺孩子有過的努力,但卻可以深入談談,什麼樣的學習習慣可以調整?下次大考時,自己可以提前做哪些準備?
 
每一次考試後,針對當次學習與測驗的談話,比起看到考卷上分數後產生的怒氣,對孩子未來的學習,更有意義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