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個很喜歡吃巧克力的人,肚子痛的時候會吃、天冷的時候也會吃;心情好的時候要來一點以示慶祝、心情低落的時候更該補充幾顆以此慰藉。
到便利商店,就算是買杯咖啡,也還是近乎本能的踅去巧克力架前晃晃,一來探尋是否有新貨、二來依瞬間判斷當天要帶走誰。
—–
雙果姊妹跟爸爸去賣場補貨回家,總會邀功般的掏出為我買的巧克力,然後一一點數媽媽愛的,或是榛果醬、或是內夾葡萄乾、或是堅果碎粒。
「媽媽,雖然你在減肥,不過這是我為你買的。」可樂果妹老愛用提醒媽媽在減肥的話語,訴說她永遠記得為我買巧克力的愛。
有一次要調離單位時,隔壁科室的三個妹妹,聯合送我一大袋巧克力。我收到時都看傻了,興奮的把一塊塊繽紛包裝的巧克力,排好拍照。
大家後來各奔東西,但我捧著巧克力的四人合影,成為回憶裡極為溫馨的一塊。
另一個關於嗜甜的故事,是十幾年前剛當學校處室主任,非常用力的上班。
但我的老闆,更是認真到一個極致。所以當我告訴她:「喝點甜的感覺很幸福。」,她吃驚的表情告訴我她沒聽過這句話,以及她應該也不曾靠著甜食讓自己放鬆過。
我就沒這麼堅毅了,巧克力常是我面臨無言疲憊時,躲藏的去處。某一任老闆高分貝飆人時,就是我默默下樓去買條巧克力的時候。
—–
上週有人問我,臺南人外出吃飯,都會帶著糖嗎?我說不會啦,但臺南的菜色偏甜,這好像是許多人對臺南料理的認識。
其實,我也是等到離開家鄉後,才知道有這麼一說。或許,很多事當下,包裹的只是表層;唯有站的遠遠觀看時,才能見到,細節裡的惦記。
所以,當有人從家鄉稍來濃郁冰鎮的起士棒,奶香和甜味混在一起,吃的是被放心上的溫暖。
有次和朋友外出用餐,上菜了一盤青檸焦糖松阪豬,入口一塊,驚為天人,是焦糖片。
朋友把肉塊上的那焦脆的糖片給我,但我卻反手一夾,把她盤中所有焦糖片全部夾走。
我是喜歡吃糖,但那當下,並不是在搶糖吃。比起好吃的菜餚,我更希望,為血糖波動困擾的她,別在這餐後,憂慮數值飆高。
—–
今天可能是冷了點,竟想起了巧克力,和種種跟嗜甜有關的往事。
往事可再與不可再,繫乎緣裡命定,人活得再用力,好像也無法真正掌握什麼。能夠握在手心的,大概也只有那條巧克力棒吧!
你也有跟巧克力有關的故事嗎?
若只能回憶,卻無法訴其衷情的話,那就趁著氣溫驟降的時日,喝一杯熱巧克力,或來兩顆「甜能安慰人心」的巧克力球吧!
這樣別人就不會看出你的情緒,只會理所當然的相信:天氣很冷,吃點甜的,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