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常收到很多家長的私訊,來跟我聊聊怎麼讓孩子更愛閱讀?或怎麼讓孩子更愛大人所謂他們挑選的書?
我想起在我還不太識字的時候,閱讀啟蒙應該是當時「國語日報」裡的小亨利漫畫吧!接著是敖幼祥跟蔡志忠的漫畫,在哈哈大笑中,降低了對書本的陌生跟恐懼。
「漫畫」,一直是我認為很好的閱讀起手式,雖然之後從圖像導向文字得花另一層功夫,但至少,讓孩子願意拿起書本讀著,就已是大功一件。
在《週五好書夜》這系列裡,也介紹過很多漫畫:程式特攻隊、看漫畫學莊子/論語、如果歷史是一群喵、葛瑞的囧日記、燒杯君系列…等。
當然啦,我們當父母師長的,好像不在漫畫中納入一些教育/學習元素,就不安心似的。我自己也會有這症頭,就怕孩子有限的閱讀時光,「浪費」在純粹娛樂的漫畫書裡。然後卻忘了童年的自己,是如何在《烏龍院》、《老夫子》這些漫畫裡,哈哈大笑的愉快回憶。
所以,也不必這麼嚴肅的看待漫畫讀物這件事了,也未必要符合所謂的「教育價值」,當孩子願意踏上喜歡閱讀、享受閱讀、在閱讀中專注、也在閱讀中陪伴主角冒險的旅程,其實這本書,就很值得。
– —–
前兩週,水果姐一直盧我快點讀這本書《巫恩之書》,她說非常好看。我說這封面也太像金田一了吧(金田一少年事件簿,這是我成長過程中,另一套緊張刺激的漫畫),第一時間我不太感興趣。
但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另一個壓力,就是她會很鍥而不捨的要媽媽也讀,因為她想要有一個討論的伙伴。
甚至,她主動寫來心得,然後說她要直接發表:
我是小學五年級生,
今天我想介紹一本我很喜歡的書。
《巫恩之書》
經典鬼故事登場,
不過呢,
這本書不是在講鬼,
是在講夜行生物和夜間學校,
相信你已經猜到是什麼書了吧?
沒錯,
就是巫恩之書。
巫恩之書,
名副其實在講巫恩。
巫恩是一種魔法生物,
長相像人類,
想法卻和人類大不同。
平日普通的人類學校,
到了夜晚,
會變成夜行生物的專屬學校,
裡面有練金術課程專用的水晶洞教室、
神秘生物學使用的沼澤和迷你湖泊、
以及練習咒語用的防火牆面,
種種都讓人感到驚訝。
我一直想體驗不可怕,
卻又給人陰森感的鬼故事,
現在總算看到了,
舊校舍的秘密、校長消失之謎、失蹤的孩子們、地下的實驗室,
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。
雖然我覺得古人太迷信,
但我自己也怕鬼,
這本書畫風很恐怖,
我卻不會害怕,
這也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。
來吧!
一起踏入巫恩世界吧!
– —–
雖然是自己的女兒,但我要說這我都還沒看過她就去發表的文字,寫得真好。因為我讀完她的推薦,有受到吸引,也願意在我的書債中,挖出一點時間來看她極力推薦的書。
腦袋響起她說的話:「就很好看啊,為什麼一定要從(書)中學到什麼?就很快樂的看,就是娛樂放鬆的書,我很喜歡啊!」
如她說的,消失的雙胞胎弟弟、老舊陰森的莊園、怪異的女校長,和變化萬千的魔法….,這確實是一個個令人著迷的元素。
或許這樣的書籍,可以是一種媒介,帶來對魔法世界的好奇,然後得以進入像哈利波特那巨大奇幻世界的路徑。
如果你家孩子對閱讀還沒有長出胃口,但繪本已經滿足不了他,那就讓他挑本漫畫書吧。先別放入家長對這漫畫書的功能期待,他願意看,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