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宣布,全國各級學校持續停課到本學期結束。換句話說,孩子回到校園,最樂觀最快速,也是新學年度的開學日了。
這麼長的時間,線上學習的操作跟吸收,都已經讓親師生疲於奔命,各有各的苦了,那,寫作力呢?
學期當中偶爾還會有的日記作業、命題作文,或者搭配在國語課中的短文習寫,現在師生都在遠端,怎麼辦呢?
但寫作如同任何一種技藝,久不練陌生、持續不練疏離,最後,提筆的痛苦,遠多於停課前。有研究說線上學習讓閱讀吸收能力大為下降,寫作力更是。
所以為(父)母則強,就捲起袖子吧!或許,父母如你我,是孩子最好的寫作推手呢!
—–
居家的寫作課,雖不求父慈子孝,但也千萬不要雞飛狗跳。所以,好的「幫手」很重要。那個幫手,最好是父母可諮詢、小孩願親近。
這裡有一本(套)好的工具書,把一個個小技巧、小引導包裝在故事裡,我認為是很棒的居家寫作幫手。
最棒的是孩子願意把工具書當故事書看,從同理主角的處境,接受主角受的考驗與練習,然後跟主角一起琢磨寫作、享受寫作,感應自我意念跟文字間綿密溫柔的關係。
最近我和水果姐閱讀的《看故事學寫作》(靈感篇+技巧篇),就是既為大人好幫手,也是兒童好讀物的作文教學工具書。
以第一本靈感篇為例,用12篇故事,貫穿23節課,包括怎麼大膽寫出爛作文、如何觀察找出不平凡、如何讓畫面說話、個人觀點怎呈現、使用精確的動詞等等。
在大人(老師)的眼裡看來,都很務實常見,也是我們希望孩子熟悉且具備的寫作能力。
但對孩子來說,太過刻意的「技巧」,就會顯得枯燥。
所幸這些都是融在故事裡,也讓孩子跟著本來很討厭寫作的主角,慢慢提昇自己「語感」跟「筆法」的小練習。
—–
另外我喜歡每一課裡的「牛刀小試」,剛好可以讓孩子看完故事後,用少少的時間,讓自己的創意奔馳一下。
「牛刀小試」跟「請你跟我這樣做」,是給不擅作文教學的爸媽,很好的切入點或參考指引,這本書都幫忙設計好了。
我把每一個的牛刀小試都貼上標籤,問問水果姐對哪一個最有感,結果是第二課的牛刀小試就讓她眼睛一亮。原來關鍵字是可以「瞎掰」啊,這真的是太自由了。
第二課的牛刀小試怎麼寫呢?
「找一個你最有感覺的夢,先用一句話為這個夢拉開序幕….請你寫出夢境,若是寫不出來了,那就試著瞎掰吧!在十分鐘內不要停筆…但是不要寫到任何「夢」的字眼喔!」
水果姐開心了拿了一張白紙,十分鐘寫不夠,還央求再多一點點時間,十五分鐘就完成一小篇沒有提到「夢」字的神奇的夢境故事了。
瞄了一眼她的題目,讓我驚艷。但我更開心的,是那15分鐘她振筆疾書的心流體驗。
因為當孩子面對寫作,可以進入忘我的心流,真的就不用擔心,孩子排斥寫作了。
—–
這《看故事學寫作》有進階版(技巧篇),適合程度更好,或國中以上的孩子練習。
但國中之後的寫作,難免就會更與考試作文結合。例如怎麼審題、如何略寫、臨場感如何呈現、甚至製造懸念等更高級的「技法」,甚至也教了「對立」、「並重」跟「兩者互為因果」等要素連結。
但依然不只是作文教學工具書,因為本書以三個青少年生命故事串起的感染力,不只讓孩子學怎麼寫作,更讓孩子有機會思考生命的起伏跌宕,帶入更深沉的自我思考。
—–
我有很多寫作書,但這是水果姐在媽媽不催也願意從頭看到完,甚至提筆練習的一本。我想串接各章節、各技巧的故事,是吸引她最大的功臣。
故事主角,不是一個文字高手,而是常面對稿紙坐困愁城的小學生,這很容易引起共鳴,也難怪水果姐願意一翻開就投入,一闔上也願嘗試寫一段。
停課居家期間,如果擔心孩子的寫作退步,甚至更無感,那就由父母擔綱最棒的推手,好好陪孩子寫下一段段馳騁想像的文字吧!
但千萬記得,永遠不是「我手寫我口」這麼簡單,所以不要吝惜給大大的讚美。
孩子,永遠會因讚美而更挑戰下一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