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晚睡前母女三人在床上滾來滾去閒聊時,我說:「ㄟ,我跟爸爸的結婚紀念日快到了,好想出去玩喔!」
不小氣,但總是對自己收入支出很清楚的水果姐竟然馬上對妹妹說:「我們請爸爸媽媽吃飯吧,我和妳一人出一千好不好?」
一向很大方,但此刻卻卡住的可樂果妹呃了半天…..說但這樣我只剩幾百塊了耶。
我笑著說:「不用啦,我們四個人,一人出500,可以去吃一頓燒肉。」(吃頓燒肉是我們家好事發生時的儀式)
妹妹跳下床,喊著等我一下。蹦蹦蹦再跑進來,遞給我1000元:「爸爸媽媽結婚紀念日,不要讓媽媽出(錢)。」
我一把摟緊可樂果妹:「什麼!不要讓媽媽『吃』?!」
母女三人笑成一團。
—–
學會付出,學著怎麼愛人,是家庭裡要教給孩子的事。
我告訴孩子,要對妳的家人好、要多為妳的家人想一想、要多體諒妳的家人。也告訴孩子,要感恩家人為妳做的事、感謝家人為妳的著想,然後不要太計較,多體諒。
愛一個人,自然而然會想陪他,與考慮他的狀況、及想讓他開心,我覺得那是很人性的事。正常的家庭,理應是最安全的環境,也是最適合練習付出,也練習接受的地方。
我喜歡孩子為我,為爸爸,為這個家付出,用她們有限的能力:做家事是一種模式、主動關心是一種模式、表達愛也是一種模式。
可樂果妹極愛撒嬌,她會在我懷裡撥著我額前的頭髮,或劃著我的眉毛,說:「媽媽我好愛妳,我等等幫妳按摩好嗎?」
我的反應永遠是啄啄啄親遍她的臉:「我也很愛妳,而且謝謝妳都會想要替媽媽按摩,妳怎麼都知道我會腰酸?我好需要妳的按摩。」
水果姐比較ㄍ一ㄥ,也脫離小寶寶老是討抱的年紀。但她會跟爸爸去購物回來後說:「媽媽我買了妳愛吃的什麼東西,我們剛剛在賣場找了好久。」她也會在爸爸出差時輕聲跟妹妹說:「媽媽在休息,我們不要吵她,姊姊弄什麼東西給妳吃/姊姊先帶妳去洗澡/姊姊先陪妳看書。」
媽媽享受著她們的貼心,但沒有一次忘記感謝。
我會在事後很慎重的告訴孩子,妳做了什麼事,讓我有什麼感覺/給我什麼幫助,我非常的感謝妳。(外加親一個)
對孩子而言,付出,被看見、被記得、被珍惜、被感謝,是家庭生活裡,很棒的時刻。孩子也藉此學習,他該怎麼看見、記得、珍惜及感謝,當別人為他付出的時候。
—–
那晚的結論是,姊姊也跳下床去拿了1000,然後跟妹妹兩個人,把2000放到爸爸書房抽屜的紅包袋裡,那是放好料餐費的地方。
「好感謝妳們ㄟ,妳們真的太可靠了,慶祝結婚紀念這件事,好像比我的老公可靠。」我捉挾的這樣說著,姊妹兩繼續大笑。
素養當道,許多文章都在討論多少工作消失中、未來人才需要什麼能力……。多少學習都在追趕,好像不積極振奮就要被時代拋下一樣。
但是,能愛、能關懷、能付出,這是最基本、可貴、無可取代的人性,AI人工智慧就算發展再神速,家庭內都該跟孩子一起鞏固好,屬於人類,最珍貴的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