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學習成效更重要的事:孩子快樂的活著!

近日學測放榜,新聞跟網路上的討論,從試題的難易與選校,不可避免的再度談到孩子的抗壓,然後論及去年秋天台大接連五天3個學生輕生….
 
很多教授跟名嘴大聲疾呼:「我們的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?」
 
教育,永遠是任何社會問題發生後,最容易去檢討責任的一塊,因為一個孩子長大的歷程,就是他學到了什麼、經驗了什麼、吸收了什麼?
 
但與其事後去討論教育的哪一部分出了錯,更有效的應該是先預防,在孩子做出最不快樂的選擇前,做為最親近的父母老師,我們可以為他/陪他做什麼?
 
—–
 
全世界都在教改,紛紛把「未來的能力」列入重點項目的同時,印度卻在教改新課綱,納入「快樂」的必修。因為根據統計,在2014到2017三年間,平均每天有26名學生自殺,其中1/4和考試壓力有關。印度的青少年自殺率,確實也是東南亞各國冠軍。
 
印度的做法是,從幼兒園到八年級,「每天」都有一堂30-45分鐘的快樂課。當然沒有作業、不用考試也不打分數,學生從印度原有的正念冥想、說故事,和瞭解情緒需求的活動中,察覺自我跟學習釋放情緒壓力。
 
雖然實施的歷程並不是太順利,因為缺乏具體的課程安排跟進度,對某些老師來說是很困難的。但至少國家關注到「孩子們普遍不太快樂」這件事,以及懂得納入教育體制的一環去積極改善,正向的效應一定會慢慢擴散。
 
東北亞的日本,在去年一整年的緊繃防疫措施中,中小學生的自殺率也比過去同期上升,原因除了本來就很緊繃的考試壓力外,因為防疫而停辦很多活動、學生無法透過活動認識朋友而煩惱,或線上學習遠距造成的更為疏離,都容易讓孩子產生「原來我毫無存在價值」的想法。
 
—–
 
在中小學階段,孩子的快不快樂,主要取決於學習、同儕,跟家庭關係。
 
學生待最長時間的地方是學校,學習狀況是否順利愉悅,面對學業是否具備信心與挑戰的勇氣,將會決定他快不快樂的主要原因。同儕間的人際關係與家庭氛圍,是另外兩個關鍵。
 
從科學的解釋來看,快樂(幸福)的來源,是腦內分泌某種叫做「多巴胺」的物質。最容易創造分泌這種物質的時刻,就是願望被滿足,或者「我可以」、「我能夠」、「我做到了」的自我價值感出現的時候。
 
其實,學習,就是一種可以頻繁分泌多巴胺的捷徑方式,因為學習所帶來的自我成長或累積正向感受,那是學生最容易經歷的時刻。
 
—–
 
「談何容易?哪這麼簡單?最容易讓我家孩子受挫的,就是學習了!」大概會有父母想這樣抗議吧!
 
那就把學習拆成「極小極容易成功的步驟」和「把學習遊戲化」吧!
 
舉例來說,為什麼要叫孩子面對一張白紙寫作文呢?他既無從下筆,而家長也只會氣他書讀太少沒想法。
 
爸媽可以找一篇有趣的故事,把內容分段剪下,跟孩子說我們來組合故事吧!或者跟孩子說,我這裡有好多情節,我們來喬出一個好笑的故事吧!更進階的,在原本的情節下,親子一起來鋪梗想出更天馬行空的旁枝。
 
作文不是瞪著白紙產生的,而是聊出來的。
 
數學也是。
為什麼要給孩子很多數學試題,就為了精熟某個單元的加減乘除呢?帶去賣場繞一繞,或者外出旅行一趟,父母可以設計出很多情境,跟孩子聊聊數學算算數學呀!生活裡處處皆數學,父母跟孩子玩遊戲,數感在聊天中建立,就不至於太早對數學反感了。
 
閱讀也是。
為什麼要丟給孩子書叫他閱讀就只是因為不想讓他玩太多手機呢?父母可以先放下手機,先把書讀一讀,然後告訴孩子,這本書好好看,爸媽先講一段好笑的給你聽….讓孩子自然而然上鉤。如果父母自己不看書,怎麼要求孩子成為一個願意閱讀的人呢?
 
做這些事,都是為了讓學習變得「好玩」。
 
—–
 
之所以要創造好玩氛圍,就是希望孩子在學習中獲得快樂,在快樂中進行學習。
 
更重要的,看到自我的價值,而不是像某些沮喪悲觀的青少年,以想像自己的死亡別人將如何惋惜,來感受自己的價值,這真的就太令人難過了。
 
幫孩子找到「適性」的學習方式,讓他在愛裡感受到父母的陪伴,就能大幅降低學習來的壓力。
 
好玩有趣的學習,與不難獲得的小成就,在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,然後持續的給予,確保他在越加挑戰的學習之路上,仍能充滿自信的出發,跟相信自己「我可以」。
 
相信自己「我可以」,這份夾帶著勇氣的自信,將會伴隨孩子一起,在父母無法繼續同行的未來,他仍能走一條屬於自己,快樂的人生道路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