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裝小時,就讓他當一下baby吧!

以前擔任導師時,班級風格「治軍」分明,我是個標準的嚴師:做人品行、做事能力、學習態度,每一件都盯的緊緊的。後來當媽時,大概也沿襲了職業病,自然也變成別人眼裡的虎媽。
所謂的「虎」,是規矩多要求也細膩,示範、陪伴,然後堅持。(我很會跟學生/孩子耗的)水果姐身為家裡第一個孩子,在被虎媽調教這一塊,表現可圈可點,教什麼就做什麼,就算偶有反抗,也被媽媽的「虎」給壓下。
不過,天生自帶撒嬌系統與策略的可樂果妹,卻無聲無息改變了我,讓我學習當一個柔軟的媽媽。以及很重要的,這使我發現,柔軟之後,更能引導孩子,呈現她本來就有的,更好的樣子。
比如說,可樂果妹會來預告:「我今晚睡覺前,可以有一個baby時間嗎?」我會問她要做什麼?她說睡前要抱抱親親啊,聽起來也合理,我就答應她了。
等到baby時間時,她就會軟綿綿的窩在我還裡,除了要求我放下可能還在聯繫公務的手機外,還會用手指輕輕撥開我額前的頭髮:「媽咪,我跟妳說,妳不要對姊姊這麼嚴格,她會很傷心。」
呃…..
又或者比如說,我坐著看書或作自己的事時,可樂果妹會無聲無息的從雙手與胸膛間的縫細慢慢「蛇」上來。若是煩躁的不想她來吵,她又會裝更稚嫩的聲音:「我現在是小baby,我想要抱一個。」
呃….好吧,哪個媽媽可以抗拒得了寶貝想要撒嬌的需求呢?
—–
結果水果姊也學到了這一點,從小比較不會隱藏臉色跟說討好話的姊姊,常跟媽媽僵硬對峙,現在也學了妹妹的「baby時間」。睡前,她會來窩在我胸前,也是呈現著跟平常四年級的她完全不同的姿態跟聲音:「我也想當一下小baby」。
第一次我哈哈大笑,之後就讓她盡情的裝小,摟著越長越高的她,很近距離的看著跟親著她的臉,就跟七八年前一樣。
可能是因為這樣的親密,確認很多事嚴格要求的媽媽也對她有滿滿的愛,讓水果姐更有安全感,也更不對妹妹計較。除了會「自訂課程」的教妹妹認字跟數學(果然好為人師是天性),現在也會自己設鬧鐘,然後叫妹妹起床,跟妹妹一起換好衣服,再一起去刷牙洗臉。
可樂果妹總是傻呼呼的宣稱:「現在我跟姊姊默契超好!」我就會糾正她:「不是默契好啦,是姊姊現在非常疼妳,妳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妹妹。」眼角,撇見姊姊在一旁靜靜的微笑。
—–
那段「baby時間」彷彿是塊親子綠洲,在那裡,沒有功課、成績、各種教育及提醒,或是叮嚀為人處事的規則,就純粹是「媽媽和寶寶」,以及聽起來很傻氣的對話跟互動:
媽媽:「知道誰最愛妳嗎?(親親親)」
雙果姊妹:「不知道ㄟ(裝傻)」
媽媽:「不知道?那我只好多親一點(邊加搔癢)」
雙果姊妹:哈哈哈(扭來扭去)
孩子很快就要青春期了,也不知道我們當父母的要迎接什麼樣的狂風暴雨,但是,能相擁的片刻,孩子想當媽媽懷裡的baby,就讓他當一下吧。陪他說點baby語,近距離的看著他的眼睛,暫時放下一個求好趕快的媽媽角色。
這是可樂果妹給我的學習:切出一個空間跟時間,接受孩子坦然的愛,享受親子間甜蜜的交流,媽媽也放下教條跟規矩,重拾娃娃音吧!當孩子摸摸妳臉頰的時候,感覺很幸福的。
關係好了,什麼就都對了。
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