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禮拜有一則教育新聞,但安安靜靜的,報導也不多,沒有像八、九月份那樣的喧騰。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6885/4977765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6885/4979470%E3%80%82
就是原本在8月份一份修訂法規《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》,法令中要求,「老師不得下課時間管教學生」,引來基層教師的熱議,導致9月16日教育部在臉書上修正說法,以及在10月28日頒訂新修的法規。
原本引發憂心的「下課不能管學生」,後來改成「教師得視情況,於學生下課時間實施前項管教措施,並應給予學生合理之休息時間。」
雖然這樣改,但還是有老師或教師團體抨擊,什麼叫做「合理」之休息時間?一分鐘還是五分鐘?
—–
我經歷過修法的歷程,現場真的是字斟句酌,盡可能考量各種狀況,也盡可能周延,除業務科室、各類型代表外,也還會有法律專家律師等在場。所有人小心翼翼,就是為了讓法規成為更好的工具,用以保障某些權益或價值。
這兩次修法的源頭之一,就是為了更遵守兩公約,兒童的人權(休息權、遊憩權),更需要被守護。
我個人的看法是,規定「不能管」,顯得太專斷;但若要規定「可以管幾分鐘」,又顯得太瑣碎。
很好的老師真的很多,好老師常要跟時間賽跑,利用有限的下課時間,去處理/輔導/補救教學,許多事務跟學生。若有一把利刃給了不明理的家長或不懂事的學生:「老師你不可以管教我」,那還需要學校教育嗎?
重點是,當學生對一個好老師說出了這句話,教育的美好跟信任,還會存在嗎?
—–
重點,其實也不是法規上冰冷的白紙黑字;關係的建立、經營、共識與默契,才是互動的基礎,與攜手前往有效學習或輔導的途徑。
在國小教育階段,親師互動,其實會跟師生互動有很大的正相關。我小時候很愛(偷)聽媽媽跟老師在談什麼,如果她們相談融洽,或者「砲口一致」對我,好像會讓我比較有安全感,因為媽媽愛我,毋庸置疑;若老師也疼我,那我好像會在學習上更有自信。
所以我要鼓勵所有的爸爸媽媽,如果對老師有疑慮,請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老師,細數老師的不對,一來家長的理解與感受未必是事實;二來,這會混淆孩子。
輕則,孩子會在家長跟老師不和中感到徬徨;重則,孩子會錯誤判斷自己「有靠山」,進而輕視老師。連老師都心存輕蔑的孩子,很難產生有品質的學習。
但我也要鼓勵所有的老師,能有這份春風化雨的職業,真的是備受祝福的一件事。
我們心裡都很清楚,老師是教室裡的國王,坦白說一個眼神、一個嘴角、一句話,都具有無上的權柄,直接間接的影響孩子。
但孩子有千百種,來自各式各樣他不能決定的父母與家庭,對眼前的孩子寬待一點,對他背後或許也常無能為力的家長體貼一點、耐心一點,這真的是造福田的事業。傳統上講的,做了好事至少也能庇蔭自己後代。
—–
工作關係,我有時候也會直接接到「電話陳情」,這就是基層老師很討厭的「家長打電話到上級那邊去告狀」。
當我接到這種電話時,安撫跟表示同理是必須要做的事。但其實在氣呼呼的聲調後面,其實都隱藏著徬徨與不知道該怎麼辦,所以常用憤怒來包裝。如果可以,誰不想要跟自己小孩的老師處得好?誰不希望老師喜歡/欣賞/肯定自己的小孩,甚至給予更多的機會?
當情緒冷靜下來後,就比較能聽得進去後面的分析,跟相信老師的處理,也包含著善意。因為對老師來說,誰不想要跟自己的學生家長好好溝通?所有老師都希望跟家長同一陣線,因為他們面對的,是同一個孩子!
法規,就歸法規吧,永遠可以不要用到最好。但和諧或挫敗的親師關係,卻是存在於真實的生活裡,那才影響親師生三方面最直接的原因。
互信,永遠是最根本的基礎;有了互信,才能體諒。講話多禮貌一點、語氣多寬和一點、為對方設想多一點,我想不管誰對誰,這都是我與大家,要一起面對的修煉。
教育,應該是一座花園;家長(家庭)是泥土、陽光、空氣、水;老師(學校)則為園丁。當能互相支應時,自然,花團錦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