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開始,在這個粉專寫作,盡其所能的,分享對教育所理解的一切;但與其說是分享,不如說是也還在學習路上的我,提出的自我砥礪和與這裡的大家互相勉勵。
日前,受馬來西亞光明日報邀請,希望我能無償供稿,在每個月的第三週,在他們的副刊開一個「素養旅行」專欄,談談臺灣的教育觀點。
原本,我有點遲疑,因為過多考慮現職身份是否有什麼限制,以及是不是應該低調一點。
好朋友大姊鼓勵我,同時也是在職校長及來自大馬的她,建議我如果有能力,就多給那裡的民眾一些教育與文化的訊息;畢竟,臺灣的軟實力,還是很不錯的。
我其實很常想起我的王美霞老師提過的「知道自己堅持什麼,是很重要的事!」
我想,一個有正面影響力,且發散教育良善的人,是我想堅持,與想成為的樣子。
所以,答應了大馬光明日報的邀約。為尊重當地受眾的特性,我也讓對方主編自由選稿。
在專欄開始的前一天,主編問我,可否從每個月的「第三週」,擴大合作到每個月的「三、四、五」週?
在這份邀請之後,我感到的是一份承擔,與戒慎恐懼。我更是得本於誠信,好好的扮演身為人母、曾為人師,同時也是一個教育行政者的角色。
有朋友問我,妳到底為什麼要做這麼多事?妳到底有沒有在睡覺?有睡覺這一點不用懷疑啦,我也是人~。
不過我看著我的老師,為了一座城市的文化、藝文與閱讀,孜孜矻矻,退休後十年,也沒有一天停下腳步,用心公益,不計付出。
看在眼裡,放在心裡。不言之教影響最大,我尊敬這樣的形象,我也但願自己,能往這樣的路上行去。
親子天下、未來Family,現在再加上一個簡體字的報刊,我感謝所有給予的機會與邀請,讓我有幸,得以恭謹之心,在所愛的文字上,做最誠意的發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