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上週因時事有感,寫了一篇關於教育部輔導管教法令的文章,也回憶那當導師的八年,「下課時間」真的極為寶貴,而很多時候跟孩子的關係培養,就是利用下課時間。
因為那篇文章的關係,上週被寰宇新聞台的《范琪斐的寰宇漫遊》邀請去談談這個議題。跟長官報備後,我就坦然的去了。
政策,對現在的我而言,是需要護衛的,我也深信之所以訂出種種法規,一定都有更上層的價值需遵守。《兒童權利公約》,這是一份國際公約,裡面明確的定義兒童的權益需要優先照顧,包括兒童的休息(休憩)權及遊戲權。
但是,法理之外,尚有人情,真的有很多老師積極善用下課時間,指導作業、仲裁糾紛、心理輔導、行為約束…等。在兒童權利,與老師有愛的專業表現間,如何權衡,需要更多討論。
—–
邀約的隔天,就是錄影。錄影前,跟三位主持人大致對一下流程,就很自然的上場了。三位主持人引導的功力非常好,現場氣氛也很歡樂自然,而我的教師魂在一開機就被點燃,完全忘記緊張。
當天錄影完後,我深深的感觸是,老師,真的是教室裡的國王。
因為主持人們提到他們(或其朋友)被輔導管教的經驗,各類型的體罰或糾正,真的讓人感到嘆息。
很多老師會哀嘆,現在孩子越來越難帶(教);但在現場,尤其是小學,班級導師的影響力還是很大。不同的老師,會帶出截然不同風格的班級。在孩子年齡偏小的班級,老師的話語、眼神、脾氣、性情、指令,還是有著絕對的權威。
我看到的,及身邊的,絕大部分,都是戰戰兢兢、勤勉的老師。但就跟家長的類型非常多元一樣,老師的型態也都不一樣。有的老師強勢,但極為注重班級常規;有的老師樂天親和,但孩子規矩一塌糊塗;有的老師績效極好,但注重拔尖忘了扶弱;有的老師重視自由發展,但教學品質令人不敢恭維。
不同的老師,關注的重點會不太一樣,但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,依然對孩子的愛。
老師的一個眼神、一句引導暗示的話,在班上,很容易就起作用。所以不管緣分深淺,老師願意在基本的愛裡,給班上每一個學生起碼公平的對待,這是最低限度,一個老師有愛的表現。
—–
那天主持人問我,教育現場對老師的尊敬度如何?主持人認為在美國,對老師的尊敬度很低。我回答她,在臺灣,對老師的尊敬度是高的,但是,老師還是需要用教師專業,來贏得這份尊敬。
教師專業,除了包括教學技巧與品質,也該包括老師的輔導管教能力,以及雅量各種孩子,因材施教的包容力。
在教室(班級)的場域裡,可以制定規範、可以仲裁是非、可以獎勵、可以處罰的老師,無疑是個國王。國王如果在「包容的愛」與「嚴肅的教育」間拿捏得宜,用真心跟愛心的引導每一個孩子,那這個王國,一定讓人如沐春風,學習效果,也一定更好。
老師們,其實都會互相打氣,期勉自己,是個「好國王」;但家長們,在賭運氣求緣分之外,若能對老師多給予善意的支持,那小孩能在正向氣氛的國度裡學習,機會大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