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練素養題的家長三大心法

昨天談到素養題,對孩子跟家長來說都是挑戰。但是,對老師們而言,「出素養題」更是一件需要學習的事(現在超多教師研習,都在教老師怎麼設計素養導向的教案跟評量)。

出素養題不容易的原因是,需要與生活情境結合,而且也要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。越大的孩子,素養題的變化會越多。但當孩子還小的時候,慢慢陪伴著,會是比較簡單的起步。

素養題第一個特徵就是「題幹(目)超長」。因為要敘述一個現象,前面會鋪陳很多脈絡或情境,才會帶入要問的問題,所以字數會比傳統考題多很多,考驗閱讀速度也考驗閱讀耐力。

素養題第二個特徵,就是「跨領域」。一道數學題,可能從科學故事切入,也可能從歷史角度入手。孩子的生活經驗,或他的歸納能力,變得比過去更重要。

素養題的第三個特徵,就是題目中給的訊息,未必都是解題的要素。這點在數學題上,更顯難度,因為不是所有出現的數字,都會在算式中出現。

綜上所述,要陪伴孩子建立的能力至少有三:
閱讀力、生活體驗力,跟釐清問題力。

三種能力的建立,都不是純粹的認知學習,老師在學校是可以引導,但家庭內的薰陶跟內化,卻顯得更為重要。

陪練素養題,對家長來說,初入門的心法也有三個:
心態、養成、實務。

一、心態
素養導向題目,已經是大考必然,雖然它跟所有家長的成長經驗完全不同,但請敞開心胸接受這世界趨勢,也請在孩子面前保持樂觀的態度。

如果父母抱怨「落落長的題目到底在問什麼」或「搞什麼啊?數學不考公式不考圖形,講一大堆歷史背景是要幹嘛?」之類,孩子自然也會產生排斥感。

對已經就學幾年的孩子,素養題或許跟前幾年的經驗也不太一樣,請加以鼓勵,因為未來素養題的配分比重,一定是越來越高。

二、養成
既然素養題重視閱讀速度跟閱讀耐心,那麼,請加強孩子閱讀「長文」的能力。

這一點其實不容易,因為現代孩子的閱讀常在社群網站上,而社群網站的特性就是淺碟、快速、輕薄。孩子看影片的時間,甚至大過於閱讀文字的時間。「讀字」已經很難,更何況「讀很多字」。

但是,若要讓孩子掌握素養題的話,絕不能在他考試時,才是這段時間內「一口氣讀這麼多字」的唯一機會。

先講求讀長文的耐心,那就從好看的故事入手,因為有趣的情節,會讓長文降低難度。若是孩子在不知不覺中看完,也請爸媽誇張式的讚美,這會是下一次長文閱讀的動力。

另一個跟長文閱讀一樣重要的,是擴大生活經驗,與生活體驗後的親子對話。

雖然工作真的很忙,但我蠻喜歡跟小孩聊些有的沒的,尤其是在旅行時,或者水果姐現在比較大了,可以討論時事,也讓她說說她的觀點。

培養孩子建立自己看待萬事萬物的系統跟觀點,我認為很重要,雖然這不是一蹴可幾,雖然這蠻花爸媽的時間跟腦筋,但是,可以藉由這樣的談話,逐步構建孩子的歸納統整能力,長期來看,非常重要。

三、實務
「養成」,需要漫長的累積。但實務的技巧,在面對解題時,可以省力一點。落落長的素養題,一大陀文字確實不好理解。教孩子把文字線索「切分」一下,理出幾個重點,這樣就好懂多了。

通常,段落裡的「句點」,可以算是小結,作者講完一個小重點。一個段落,大概會有3-4個重點。把段落像是庖丁解牛那樣拆一拆,整段的吸收,就會容易許多。

這部分,平常就可以練習,隨手可得的短文(含國語日報、未來兒童等刊物) ,只要是符合能力的,就可以拿來跟孩子一起玩「拆段落」的遊戲。

或者,每一次素養題發回,不管孩子答對或答錯,都可以再次討論怎麼切段落。久而久之,孩子在評量(考試)時看到長文,也就會因為有拆段落的能力,而不這麼害怕了。

——–

其實,所有的心法不管有幾招,最關鍵的還是陪伴。陪伴孩子找閱讀素材、討論,及一起理解題目。

因為對家長來說,這也是一條新鮮的學習之路,畢竟我們不是考素養題長大的。對孩子說,爸爸(媽媽)跟你一起吧,我們一起來看看題目(我們一起來討論看過的書)。經年累月下來,孩子的學習收穫、親子間的親愛濃度,一定都能看得見。

#歡迎分享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