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長,對學校「校長」這個角色,有著怎樣的想像呢?
是跟著導護老師,一起站在校門口每天為孩子量體溫的人嗎?
是開全校家長日,才會在遠遠台上看到,高高在上的那個身影嗎?
是總是西裝筆挺或套裝旗袍的,孩子不熟悉,大人沒事也不會接觸的角色嗎?
——-
記得剛出道時,每天約7:20進班級,部分早到的孩子,會把聯絡簿本攤開整齊疊在我桌上。有一次,當我進到教室前,校長巡視班級時,已經巡過了孩子的聯絡簿,然後在導師簽章欄旁邊,蓋了他的職章。
我看到時,嚇出一身冷汗。一方面是意外校長的親自檢閱,一方面是感動校長這麼早就進來教室關心孩子課業。
不知道是出於不服輸,還是出於「年輕人的驕傲」,我鞭策自己之後都要比校長更早到。
一樣也是剛出道時,管理班級很嚴格,升旗後常拉著整班在司令台前陰涼處碎念。某天,工友阿姨悄悄把我拉到一邊:「校長說好了啦,孩子很乖了啦,讓孩子回教室,妳也休息。」
這是早期的校長,傳統且認真,眼睛心裡清楚學校內的大小事,包括還指導過我的學生上層窗戶開左邊,下層窗戶開右邊,校長說這是對稱的美感,然後對流效果更好。
——
現在的校長,其實也期許自己認真;但是,現在的某些老師,可能會更重視所謂的專業自主權,未必歡迎校長進入教室察看孩子的作業。
我就聽過有老師對作業調閱或聯絡簿抽查有意見,覺得憑哪一條呢?
出於善意與校長的教育領導,真心在為孩子的學習時,真的做每件事都要看「憑哪一條」嗎?
國語日報的社論說,要給現代的校長多點鼓勵,因為事多權少責任重。既要有僕人領導的思維,也要被期許高度的胸襟與視野。
要能身段軟善溝通,還要有堅定的意志守護孩子的受教權。
校長,當然也被要求不斷進修跟學習,更被期待善於經營社區關係。
我今天看到一段話,關於在討論領導特質的:
「一位領導者的重要任務,不是要證明自己多厲害,而是確保手下有許多傑出、可以獨當一面的人才。」
老師,要確保學生學習成功;
而校長,就是要確保老師教學成功。
校長,真的是很奇怪的一種身份,聽起來很大,但卻背負很多,從理念使命到校園垃圾的撿拾,深度跟廣度,都是校長被檢視的一部份。
所以,如果你覺得孩子學校的校長還不錯,是個用心維護老師教學,與學生學習的校長,下次請對校長笑一笑,因為全臺灣所有認真的校長,都是背著使命在工作;他們的疲累,可以因家長的看見而減輕一些。
—-
底下的照片,是前幾天以課程督學身份參加校園長會議,校長以world’s cafe形式的討論,某組產出的海報。
校長,從接下聘書的那一瞬間起,就是責任的開始,包括不停的團體激盪,只為著教師教學、孩子學習的更高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