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水帳是佳作的基礎

關於寫作,你也會叫小孩,不要寫「流水帳」嗎?

很多寫作教學指南,會教怎麼讓孩子不要寫出流水帳,然後接著洋洋灑灑好多策略與方法。

彷彿寫出「流水帳」很糟糕似的!

流水帳,確實不會是佳作。但是,若我說佳作建立在流水帳的基礎上,各位爸媽相信嗎?

我是覺得,對於1-3年級的孩子,「願意寫」比他「寫得好」來得重要。起點永遠是最難,讓他在「流水帳」中,把每一天的經過寫一遍,這個在寫作初期,真的沒有不好,不需要早早的以嫌棄口吻說他寫流水帳,讓他很快失去寫的胃口與興致。

小孩的腦袋,還沒辦法讓想法收斂,他哪裡會注意上學時路旁的小花開了、教室裡打開的窗戶傳入陣陣清風、天空裡雲的舒展與變化?就算注意到,大部份的這階段孩子也寫不出來。

對小孩來說,依線性的時間序是最容易表達的。所以,他會寫上學、上課、考試、吃午餐、排隊、放學、安親班(才藝班)、回家…..就是寫一個個「事件」或「歷程」,這是最容易的。若是寫到哪一堂課被老師罵這種「特殊事件」,就要嘉獎一番了。

孩子願意寫流水帳,請爸爸媽媽耐著性子放手給他寫個幾天。然後,你可以抓住機會跟他討論看看,在每一天都很像的流水帳裡,在哪一個時間點上,插入某個他覺得有趣、特別,最重要有感覺的事件,用「聊天」跟「問答」的方式,陪著小孩「聚焦」。

流水帳,確實平淡無奇。但是,請讚美孩子能把一整天的順序記錄得很清楚。他被爸媽讚美了,他才會有下一次想寫的可能。

《小太陽》的序是這樣說的:「一切偉大的文學作品都是『重新組合了的流水帳』織成的,問題是能不能織出錦來。」

重點不是不能寫出流水帳,重點是能不能重新打散、組合流水帳,在平淡無奇中迸出新意。

寫作的能力不會一蹴可幾,流水帳寫久了當事人也會煩(但至少不是爸媽嫌棄他寫得爛的煩)。這時候再點他一下,哪件事可以放大寫,寫細膩一點,鼓勵他跟上一篇有一點點創新跟不一樣,這比較好入手,他也比較做得到。

比較做得到的事,抗拒排斥自然會降低。

千萬不要給了一張白紙,給了一個爸媽自以為很簡單的題目,然後就要他去想。他想出來的,不是嫌其文字內容平淡,就是說他語句不通,這樣太挫折了。

寒假要來了,小一小二甚至小三的孩子,請讓他從記錄生活開始。可以分成三大階段:記錄一整天、記錄一個上午下午或晚上、記錄上午下午或晚上某件事。

等到孩子可以做到第三階段,就可以深化去寫那件事,那件事帶來的感受、經歷,甚至影響或啟發。一篇符合當下年級與心智的佳作,就會有輪廓了。

結論是什麼?不是鼓勵大書特書寫流水帳喔。而是不要一開始就排斥孩子寫出來的東西是流水帳,他一定會感受到大人的不以為然。

結論是,讓他愛寫、愛記錄,如果寫出來的東西如同流水帳,也沒關係,愛寫最重要。然後,讓他練習從「一整天」,往「一個事件」發展。協助孩子在寫作這件事上,從發散到收斂,那才是最重要的事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