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讓孩子害怕失敗

你的孩子怕失敗嗎?

或許,上一行的問題,可以先問問自己,做為家長的我們,怕失敗嗎?

2019年年底一則教育新聞,就是2018年PISA國際評量結果出爐了,最令人擔心的,是臺灣學生是全球最怕失敗的學生!

2018年PISA的主要評測項目閱讀,輔測數學及科學。先不討論閱讀素養名次前進,但卻有雙峰現象的問題。更該讓我們關注的狀況是,臺灣的學生,是全世界最害怕失敗的孩子。

PISA是根據讓學生回答三個問題後所回答的程度,來計算「害怕失敗指數」:
1、當我失敗,我擔心其他人怎麼看我。
2、當我失敗,我怕其實自己沒天分。
3、當我失敗,我會質疑自己的未來規劃。

臺灣學生在第1跟第2題上,都是全球第一。第3題是全球第2。

這「害怕失敗」的背後,可以想見的是信心不足,以及過於在意他人眼光而產生的膽怯。

所以,爸媽訓練自己心臟大顆一點吧,該看重的是孩子的努力,該維護的是他持續的熱情跟想嘗試的心。

我們都知道,與其讓孩子長大了才經歷失敗,在學階段的失敗經驗,其實是很好的學習;因為失敗的代價並不大,而且很容易得到可以再一次挑戰的機會。

師長比較擔心的,是孩子為了不要面對失敗,而挑簡單的選擇,這樣他就很難跨過某些障礙而成長。

例如給孩子學才藝,鋼琴圍棋游泳等等,一定會碰到挑戰,或者是需要重複瑣碎的枯燥練習,也可能練習很久也練不好。

這時候請爸媽要hold住喔,自己要比孩子多一點點耐心,鼓勵他陪伴他,讓他感受到被支持直到衝出那個低谷。當孩子得到過很多「因為衝過困境而享受到成就感」的高峰經驗後,他會產生自信,那能幫助他面對下一次困難時,願意多撐兩秒,堅持一下。

所以,結論是,家長很重要、家長的耐心、陪伴、支持,是一個孩子,可以勇敢無懼,不怕失敗的關鍵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