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「校園QA時間」開張了,以一個近20年經歷的第一線老師+主任的經驗,在這裡分享看法跟建議,希望可以幫助有需要的家長們。
第一個QA,我們來談談馬上就要到了的開學吧!因應現在是寒假,所以先談下學期版。
一般來說,下學期是整個學年度的下半段,會比較簡單,導師、任課教師、課表、課本版本、教室位置、各科老師規定等一般來說都不會換,父母其實要幫助孩子的就是「收心」而已。(如果上述幾點有換,學校應該都會給個說法,家長有意見時可於聯絡簿或下學期的家長日、班親會上反應)
有的父母會利用年假過後比較便宜的團費,或因為自己的排假,在開學後帶孩子出國。在小學階段,我是覺得影響不大,請假等其實也不會怎麼刁難,但這樣做有一個比較大的影響就是孩子比較晚「還無法收心」(有的學校請假三天以上要填正式假單,學務處或甚至校長室需要核章)。
整個下學期的節奏會比上學期緊湊些,四月初又有春假,有很多學校會選在大假期前完成第一次成績評量。所以如果孩子收心的慢,心思回到學習跟課業上慢,那第一次評量的表現很有可能受到影響。這個部分需要家長先評估清楚。(這邊指的是一學期有三次評量考試的學校)
幫助孩子收心有幾個作法:
一、檢視作業:不要等到開學前一天才叫孩子拿寒假作業出來檢查,有的作業根本不是抄抄寫寫那麼簡單,可能要洗相片、可能是訪談家長或耆老、可能是自己做社區周邊的調查,開學前一天才檢視根本來不及處理。(請家長不要抱怨老師出這些功課是在為難家長,以後的社會要的已經不是很會抄寫跟背誦能力的孩子,很多查閱資料、人際互動、環境探索的能力,都是從平日作業跟練習中一點一滴建立養成的;出這種作業,老師不會比較好改。)
二、調整作息:過年或假期期間難免作息混亂,晚上睡得晚,早上起不來。開學前要趕快幫孩子調整恢復,免得開學第一天叫也叫不起來,到學校後整個人軟爛慵懶,上起課來昏昏沈沈不知師長所云。協助孩子有朝氣的迎接開學,就是讓小孩睡飽,而且是在正確的時間裡睡飽。
三、改變食物:過年期間難免糖果飲料,愛什麼吃什麼。小朋友代謝快,若是只有這段時間零食沒有禁忌,倒也沒太大關係。但即將要開學了,糖份要控制或減少,糖影響學習的研究已經很多篇,這是可被驗證的事實。所以即使今年的開學前一天還是大年初五,家長也幫忙把飲料糖果抽換掉,讓孩子有個清爽的腸胃跟腦袋準備開學吧!
四、上學期成績單再看一看:有的老師會在開學後檢查學期成績單家長有沒有簽名,所以會再收回。家長可跟孩子一起再把成績單看一看,看看上面的各科指標,有哪個部分還有加油的空間,家長跟孩子可以討論這學期可以怎麼努力。有的「認知指標」上學期與下學期會不一樣,有的「態度指標」是固定的。態度指標絕對是可以改善的地方,當然好的要持續保持。家長也別擔心認知指標若不能再改善了怎麼辦,態度永遠是最重要的,學習態度好,認知指標只是每個階段的細微考核,不需太在意。另外,導師的評語看一看,有的導師偏重鼓勵,寫的都是優點。有的導師褒貶並陳,為的是讓孩子可以做部分的改善。建議家長帶著孩子,討論可以怎麼做,讓新的學期可以更好。
五、整理學用品:大概就上學期末從學校帶回來的那一些,看看哪裡還有不足,該補要補,例如膠水剪刀抹布等。巡一遍檢視一遍,開學第一天到學校很忙,才不用急急忙忙在處理這些瑣碎的小事。
六、確認簿本:這學期因為有三天於1/22-1/24已經先上,所以課本可能已經發了,一定要找出來,不見的話鐵定會被老師罵的。更何況現在書商都不會多給學校套書,就算不見了學校想幫忙也不見得可以再發給小孩,要嘛家長自己自己去書商那裡買,要嘛整本用印的,所以最好就是帶原本自己的去開學。
—————
其實大概都這些事,說起來簡單做起來細瑣,在孩子還沒有很強的獨立性前,家長要適度的協助。當然也可以依孩子的年級做部分的放手,家長只需要做最後的檢核。不過作息跟食物,這個攸關整個家庭的價值觀和一致性,最好父母可以陪著孩子。要不然大年初五父母睡到中午,卻叫孩子七點起來,這有可能嗎?或者父母自己還是飲料啤酒洋芋片,卻叫孩子青菜瘦肉白米飯,這也太高估孩子了。
至於開學第一天後需要注意哪些事,包括下學期的行事曆、課後社團選習的注意,再找時間分享。